期刊简介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国家级中医药学术科技期刊。本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宏扬中医养生保健学术的巨大宝藏,努力发挥中医养生科学的作用”的办刊宗旨,努力传播中医药为主、西医为有效补充的医药卫生和健康保健的新动向、新成果、新经验,引导人们在精神健康和心身修养,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生存等方面科学地保健,致力于促进国内外医药健康和医疗保健的学术交流和推广,把中医药和先进的西医诊疗技术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服务。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53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53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4536/R
- 国内刊号:11-4536/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老年健身瑜伽五
十四、双臂撑悬空前俯卧坐(一)练习方法1.呼吸调匀,做好准备.用鼻吸气;两腿向前平伸,端坐在垫子上,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两侧,两手按在垫面上,掌指向前.[要点]身体自然坐正,全身放松,思想集中.2.用鼻呼气;上体前俯,两臂于裆前贴两腿内侧按在垫面上,支撑身体,两腿向上提起于两肩外侧与胸平,两腿伸直,脚心向前,上体呈前俯状态.[要点]两臂支撑要直,两腿尽力上提,不可弯曲.......
作者:安在峰 刊期: 2011- 10
-
简化太极护脊调形
太极拳练成“七伤拳”太极拳是中国的传统拳术中较为注重养生保健的拳种,在其拳论中明确提出“推将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欲令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图技击之末学”等观点,明确将延年益寿作为太极拳的根本宗旨之一.......
作者:刘路遥 刊期: 2011- 10
-
印度瑜伽中的中医秘密
我们现在所练习的瑜伽,多属于“哈他瑜伽”体系.“哈”是太阳的意思,“他”是月亮的意思.“哈他”代表的就是日与月,这与中医的阴阳理论是相通的.而瑜伽就是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作者:孙立彬 刊期: 2011- 10
-
别让电视害了你
一项中外调查数据显示,欧美发达国家的老年人的爱好分别为阅读、旅游和饲养宠物,相比之下而中国老人的爱好就显得比较单一,他们多喜欢看电视,甚至是以电视为伴.有78%的老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竟长达4个小时左右,一些人因此罹患与电视相关的疾病,俗称“电视病”.......
作者:邵传贤 刊期: 2011- 10
-
『小卒中』大问题
脑卒中,俗称中风,在临床上可分为有症状性卒中和无症状性卒中两类.无症状性卒中也被称为“小卒中”、“轻率中”,是卒中的常见类型,其发病率是有症状性卒中的5倍.“小卒中”往往是真正卒中侵袭前的后一次警报,但由于多为一过性症状,容易被忽视,终导致危险发生.......
作者:窦颖 刊期: 2011- 10
-
秋防哮喘10措施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一般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病人在哮喘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反复咳嗽、胸闷、鼻痒、连续喷嚏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喘息.因为痰粘稠,不易咳出、往往使患者被迫坐起.严重者可出现嘴唇及指甲青紫、四肢厥冷、出汗、头昏、心跳等症状.发作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才逐渐......
作者:容华 刊期: 2011- 10
-
寒露——重阳时节说菊花
寒露期间,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而且恰逢重阳,古人在这个时节是要赏菊的,比如大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句,可见当时普通人家就有赏菊的习俗,在天气高爽的秋日和三五好友一块儿饮酒赏菊,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实际上,菊花带给我们的并不单单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享受,它还有着不容忽视的养生保健作用,下面我们就对菊花做更为深入的了解.......
作者:王雷 刊期: 2011- 10
-
中华导引医学现代城市键康生活
现代人都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大城市,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促使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更甚.如何掌握健康的法则,寻找健康的抓手,古人在这一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黄帝内经·素问》中将人体的生命形态概括为“升、降、出、入”四个字,而中医药学养生又特别注重“固本培元”,以下我们就从这两方面人手,借鉴古人的智慧,探寻适合自身的导引健康之法.......
作者:严蔚冰 刊期: 2011- 10
动态资讯
- 1 回归自然--五行学说与人体的关系
- 2 我用体操治疗颈椎病
- 3 高温高湿如何存中药
- 4 乘机旅行的自我保健
- 5 保卫青春容颜 痤疮防治漫谈
- 6 德国学者发现:对老人过度关怀也不好
- 7 明眸善睐一场空
- 8 两种食用木耳不合格
- 9 睡到半夜醒来能否追加安眠药?
- 10 因为关注所以改变--2004年养生保健大盘点
- 11 不容忽视的心律失常
- 12 头屑去无踪,烦恼不回头
- 13 越是不安越要大声地笑
- 14 雾霾天别迷信防霾产品
- 15 每天8杯水缓解心绞痛
- 16 如何击退感冒反复发烧
- 17 感冒时如何选择中成药
- 18 从健康角度解读“君子有三戒”
- 19 脾胃是健康的底线--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炎症新药选介
- 20 房颤药物治疗别走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