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国家级中医药学术科技期刊。本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宏扬中医养生保健学术的巨大宝藏,努力发挥中医养生科学的作用”的办刊宗旨,努力传播中医药为主、西医为有效补充的医药卫生和健康保健的新动向、新成果、新经验,引导人们在精神健康和心身修养,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生存等方面科学地保健,致力于促进国内外医药健康和医疗保健的学术交流和推广,把中医药和先进的西医诊疗技术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53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53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4536/R
  • 国内刊号:11-453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2015年第1期文章
  • 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健康标准

    3年的时间,190多名专家的共同参与,154篇既有文献的荟萃,终凝聚成6项指标——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就确定了全球范围内的健康定义:“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但一直没有给出心理健康的定义或标准,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与评价要素更是一个空白.......

    作者:蔡焯基 刊期: 2015- 01

  • 女人单身久了心理会变态

    首先声明的是,我非常不喜欢现在特别流行的一个词:剩女.这是对单身女性的一种不尊重.尤其不喜欢说“大龄剩女”.我一直觉得不管在什么时代女人是不会被剩下的,只是她们不愿意就这样随便嫁了,没有几个女人想一直这样单着,只不过是没有找到能让她放心踏实的男人而已.......

    作者:赵继才 刊期: 2015- 01

  • 解读孩子成长的心灵密码

    一般而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发病期”多在12岁至18岁前后.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来源于6~12岁之间并且来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早期的抚养方式.......

    作者:于晓东 刊期: 2015- 01

  • 离婚到底离的是什么

    朋友离婚了,她很悲伤,但能感觉到她似乎一下子轻松了许多.没离婚前,他们两个人过得煎熬,老公外遇,她为了孩子为了父母不能离婚,就这样凑合着过,内心每一秒都是煎熬.朋友都劝她离了算了.她说,不能这么自私.刚开始两个人背着孩子和父母吵,后来有时候也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再后来两个人动了手,双方父母聚到一起,为了不让这个家庭破碎.婚姻走到这个份上,任何人都是无能为力的,父母也不例外.......

    作者:林子寒 刊期: 2015- 01

  • 神经质女性易痴呆

    研究者将神经质定义为容易表现出焦虑、妒忌、抑郁等情绪或喜怒无常的人格特质.瑞典科学家选取了800名平均年龄为46岁的中年女性,并对她们进行了为期38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容易苦恼和孤僻离群的女性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高.......

    作者:陈东丽 刊期: 2015- 01

  • 止痛有心药,你发现了吗?

    传统观念认为,疼痛总与损伤联系在一起,身体遭遇了多大的损伤就会有多大程度的疼痛.但大量的临床观察及心理学证据表明:痛觉与刺激强度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痛觉的质和量,除与感觉传入有关以外,还与许多心理学变量相关联,同时也掺杂了社会因素.......

    作者:马辛 刊期: 2015- 01

  • 认识依赖型人格障碍

    他伫立在窗前已经很久很久了,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想起了往日他和女友漫步在小雨中,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的情景,不禁黯然神伤.近,他和相爱多年的女友分手了.分手使他痛苦难言,经常独自躺在床上,手中拿着恋人的照片,潸然泪下,回忆着他们相爱的日日夜夜.每当此时,他总是想:母亲啊母亲,你为什么非要让我们分手呢?我又为什么总是没有自己的主见呢?他苦思冥想,辗转反侧,常常通宵难以入睡.看他那日渐消瘦的面容,周围......

    作者:毛佩贤 刊期: 2015- 01

  • 与自己对话认知自我

    有人问古希腊犬儒学派创始人安提司泰尼:“你从哲学中获得了什么呢?”他回答说:“同自己谈话的能力.”纵观古今,伟大的思想家无不在与自己进行着对话.庄周梦蝶是自己与自己精神的交流,王阳明的“心学”强调“知行合一”,“理”就在每个人的“本心”之中,须自己去挖掘.只有获得与自己对话的能力,人的思想和情感才有可能向着高尚和纯粹的境界提升.......

    作者:孙会欣 刊期: 2015- 01

  • 识别抑郁症只需3分钟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难过的关就是消除对这个病的误解,敢于走进医院,接受治疗,缩短从患病到走进医院这条“心”路,这可能比治疗本身更有意义.抑郁≠抑郁症人的大脑中有一种叫做5-HT递质的物质,如果这种神经递质紊乱或缺乏了,就可能导致抑郁症.抑郁症是人对生活中的一切丧失了兴趣和基本欲望,是一种精神障碍.......

    作者:唐登华 刊期: 2015- 01

  • 别老跟“假想敌”较劲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有意无意地给自己树立一个“假想敌”,而这个人可能是朋友、情敌、同事,甚至是父母.所谓“假想敌”,就是根本不存在的敌人,只是内心虚设的一个对手,而且会花费大量的心理能量同这个对手作战,并且不经意间把这种“斗争”的心态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影响自己的生活.......

    作者:王峰 刊期: 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