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国家级中医药学术科技期刊。本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宏扬中医养生保健学术的巨大宝藏,努力发挥中医养生科学的作用”的办刊宗旨,努力传播中医药为主、西医为有效补充的医药卫生和健康保健的新动向、新成果、新经验,引导人们在精神健康和心身修养,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生存等方面科学地保健,致力于促进国内外医药健康和医疗保健的学术交流和推广,把中医药和先进的西医诊疗技术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服务。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53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53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4536/R
- 国内刊号:11-453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夏季养生常犯的5个禁忌
年轻人总觉得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情,自己年轻力壮的,就该肆意挥霍.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习惯特别糟糕,特别是夏季的时候,年轻人火力旺,又喜欢吹空调、喝冷饮、洗冷水澡,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所以,以下五个忠告千万要记住了哦.......
作者:陈昆 刊期: 2016- 07
-
暑期运动要谨慎,踏入误区反伤身
暑期运动的大运动误区就是:认为大汗淋漓地出一身大汗,可以帮助自己降温祛湿.的确,大暑期间,是暑湿重的时候,毛孔得不到宣泄,身上就像裹了一层湿衣服一样难受.一些爱运动的朋友就有这个体验,到跑步机上跑一圈,或者是顶着太阳去踢球,打羽毛球,一阵大汗之后,就会感觉到浑身舒服,满身轻松,甚至在这个时候再喝一堆冷饮.当时是很舒服,但是我告诉您,实际上您这是走入了一个极大的误区.根据古人的经验,大暑期间是一定要......
作者:马静 刊期: 2016- 07
-
夏天为什么没精神
进入夏天,由于天气炎热,不少人都会觉得莫名的疲劳,总觉得整个人黏糊糊软趴趴的,做事总是力不动心……这样的疲劳或许并非身体不适,也或许和季节关系不大,那是为什么呢?1.早餐随便吃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饭吃得好才能激发新陈代谢,使人一整天有足够的能量,不吃早饭或者早餐不认真吃会让人感觉困乏无力.一个好的早餐,理应包括全粒谷物、蛋白质、蔬果和健康的脂肪.......
作者:黄小萌 刊期: 2016- 07
-
夏季养生注意“四不三要”
夏不坐木夏天由于雨水较多,湿度大,气温高,长期放置在露天里的木材、椅凳等,在经过长时间的露打雨淋后,含水分较多,经太阳一晒,便会向外散发出热乎乎的潮气,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会诱发痔疮、皮肤病、风湿和关节炎等病症.因此,夏季要尽量少坐在长期放置于露天的木材、椅凳上,以免“惹”病上身.......
作者:刘亮 刊期: 2016- 07
-
夏季为何要多吃酸
五味之首的酸味,在夏天不可缺少.原因在于,夏天大家出汗较多,身体需要较多的水分,这样胃酸就被冲淡了,不易杀死随着食物吃进胃肠里的细菌,人容易生病.另外,胃酸少了,会降低食欲.所以,夏天吃点酸,不仅能消热开胃杀灭病菌,还能预防胃肠传染病的发生.那夏季该吃哪些酸呢?1、敛汗祛湿夏季出汗多,需适当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预防流......
作者:唐玲玲 刊期: 2016- 07
-
长阳补虚巧度夏
在我们的民俗里有一句话叫“冬至饺子夏至面”,从养生的角度来讲,它确有一些真正的含义在里面.面是长条的,古人就取这个“长”的意思,来形容夏至这一天日长.同时也告诉我们,人体内部的阳气也要像这一天的阳光一样,要越来越长.所谓“阳气长,百病不生,阳气足,能活百岁”.所以我们在民俗上,用这种长面,来寓意我们人体的阳气也越来越长,不要虚弱.......
作者:方长林 刊期: 2016- 07
-
平心祛火防暑湿
进入小暑,就标志着进入一年中酷热难耐的时节了.那么为什么古人不用“小热”,而用“小暑”来形容这个节气呢?我们来看“暑”这个字,它的本意是“天热如煮”,古人讲“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说明这个时候除了“热”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湿”.古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这个时期的热是因为湿过多导致的,平常我们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就是形容上面是太阳烘烤,下边呢,由于太阳照射,地中的水气,又像蒸锅一样......
作者:林子寒 刊期: 2016- 07
-
夏季养阳健脾益肾重要
健脾山药大米粥培益阳气不用愁《黄帝内经》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夏是春夏两季的过度时节,为了预防阳气的过度外泄,此时养阳也是很有必要的,阳气是能够温煦整个身体的气,是整个生命活动的根本,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和肾的先天之精是它的化生之源.因此,养阳莫过于补益脾、肾两脏了.......
作者:林雪寒 刊期: 2016- 07
-
有姜无需开药方
阴气在里易生寒驱散风寒有生姜一到夏天,眼看烈日炎炎,暑热熏蒸,人们为了祛暑,便对各种各样的冷饮冷食特别受青睐,这时又是一些凉性水果当季之时,如果对这些非冷即凉的食物不加节制,那么就会使得胃中积寒,损伤脾胃阳气,使人出现恶风怕冷、疲乏无力、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口中黏腻等症状.此外,由于天气炎热,为了解除暑热,很多人喜欢吹空调,而且把室内外的温差调的很大,一不注意就出现风寒感冒,从而浑身酸痛、鼻塞流涕......
作者:商遥珂 刊期: 2016- 07
-
刮痧保健补元阳冬病夏治去顽疾
大暑可以说是一年四季中阳气盛的时候,根据这一特点,古人提出了“冬病夏治”的养生原则.夏季巧治冬季病,三伏天贴三伏贴我们现在各地的中医院,应该说全国大大小小的中医院都开展了一项医疗服务,叫做“三伏天贴三伏贴”.意思就是在头伏、中伏、末伏每个伏的前三天,到医院,在后背、耳后、脑后或者手臂上贴一些药粒.药粒大致由这些中药组成:白芥子、元胡、甘草、细辛等.先把它们捣碎,然后经过一些炮制,后做成药贴,贴在您......
作者:许亮峰 刊期: 2016- 07
动态资讯
- 1 一生受用的腹部保健——钱氏胃肠保健五法
- 2 女性抗衰老从35岁开始--香郁年华拨慢时光之钟九件大事
- 3 什么是水
- 4 女人补血中医西医大不同
- 5 肥胖——成胁女性心脑健康的信号
- 6 手指酸痛就揉鱼肚子
- 7 百病简明防治方案之老年痴呆
- 8 从腰部开启健康之门
- 9 为何怀疑老伴移情别恋
- 10 16条秘诀点亮生命之灯
- 11 桃花江畔的长寿人家
- 12 女性健康的保护神——益母草
- 13 秋天防燥芦根饮
- 14 伏中解暑三款营养汤不能少
- 15 学会自己摸脉尽早发现疾病
- 16 粗粮也有粗和细
- 17 饮食中的抗癌生力军微量元素抗癌四两拨千斤
- 18 用圣洁的心灵去认识完美的世界
- 19 名医·傅青主(二)
- 20 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