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国家级中医药学术科技期刊。本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宏扬中医养生保健学术的巨大宝藏,努力发挥中医养生科学的作用”的办刊宗旨,努力传播中医药为主、西医为有效补充的医药卫生和健康保健的新动向、新成果、新经验,引导人们在精神健康和心身修养,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生存等方面科学地保健,致力于促进国内外医药健康和医疗保健的学术交流和推广,把中医药和先进的西医诊疗技术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53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53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4536/R
  • 国内刊号:11-453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2003年第1期文章
  • 鸳鸯戏水治病法

    性爱不仅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甚至还能治疗疾病.以养生著称的道家学派对此颇有研究,其方法对夫妻间促进健康及性和谐,以及对某些功能性疾病的防治都是大有助益的.......

    作者:张绪通 刊期: 2003- 01

  • 体质酸性化是百病之源

    益寿延年的奥秘在于实现每天饮食结构中酸碱之间的平衡.正常人血液PH值在7.35~7.45之间,呈弱碱性健康状态.现在,人们有过多摄取酸性食物的倾向.......

    作者:蒋清涛 刊期: 2003- 01

  • 动脉硬化的自我判断

    动脉硬化是一个进展缓慢的慢性病理过程,但在病变过程中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如能注意观察,可自我判断以便早期发现,认真防治.......

    作者:罗剑龙 刊期: 2003- 01

  • 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病人怎样选用调脂药?

    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病人除需合理选用降压药外,还应针对血脂增高的类型和程度选用合适的调脂药.......

    作者:徐济民 刊期: 2003- 01

  • 下肢静脉曲张的家庭简易疗法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病.长时间站立劳动的人如老师、售票员、理发师、工人、农民及中老年人都容易得这种病.得了这种病,患者自觉下肢沉重、发胀、麻木、隐痛、容易疲劳,脚背和内外踝部常有肿胀,下肢静脉显得很粗而突出,如蚯蚓状.......

    作者:王素丹 刊期: 2003- 01

  • 善待我们的肾脏--保护肾脏日常措施

    当人们将注意力锁定在防治心脑血管病、肿瘤以及肝病等严重疾患的今天,隐藏在人体内的肾脏又拉响了警报--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正在悄然上升.而人体一旦与慢性肾衰结缘,只有依靠透析疗法或者肾脏移植才能维持生命.因此,像爱护心脏、肝脏、大脑等器官一样爱护肾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兰晓雁 刊期: 2003- 01

  • 抗衰老关键在中年--中年人的身体变化和饮食对策

    中年以后,人体各脏腑的功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身体各器官的年龄性的改变亦是显而可见的.如不了解这些生理性的改变,安全地向老年过渡,就会在中年阶段发生很多疾病,轻者影响健康,严重时还会影响生命.因此,了解中年时期的生理变化就显得非常必要.......

    作者:理然 刊期: 2003- 01

  • 佳补钙食方--骨汤养生

    现在,几乎人人都知道补钙对中老年人养生的重要性.但是,怎样才是有效又经济实惠的补钙法呢?好的办法是喝可以调成美味的骨头汤.......

    作者:涂才江 刊期: 2003- 01

  • 他是一个为理想献身的人--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唐僧

    玄奘,即传说中唐僧的原型,唐代著名的翻译家、探险家和佛学大师.......

    作者:高天成 刊期: 2003- 01

  • 服松柏而获长寿--破解松树的活力之源

    人体的衰老始于脏器的氧化美国Harman博士1956年公开提出了衰老的氧化自由基学说,40多年来,众多科学家的研究为其提供了充足的依据,证实自由基理论能够解释衰老的大部分现象.生命科学家深入到细胞分子层面分析发现,人体的衰老与机器失去光泽、生锈的过程相似,是受氧化的结果.......

    作者:崇珍 刊期: 200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