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国家级中医药学术科技期刊。本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宏扬中医养生保健学术的巨大宝藏,努力发挥中医养生科学的作用”的办刊宗旨,努力传播中医药为主、西医为有效补充的医药卫生和健康保健的新动向、新成果、新经验,引导人们在精神健康和心身修养,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生存等方面科学地保健,致力于促进国内外医药健康和医疗保健的学术交流和推广,把中医药和先进的西医诊疗技术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53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53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4536/R
  • 国内刊号:11-453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2016年第8期文章
  • 用真心打开人际圈

    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难处成了生活中的大问题.调查显示,80%的人觉得交不到知心朋友.可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缺少了友情,人生将不完整.恩师给你指点方向美国家庭治疗大师玛丽亚·葛莫利表示,人的生命在不同的交往关系中成长.其中,有种特殊的情感叫“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领导的知遇之恩……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这样的“人生导师”.他们在你痛苦、迷茫时,为你吹散迷雾,指引前进的方向.也许正是这些有意......

    作者:杨东;夏学銮 刊期: 2016- 08

  • 怎样才能管住自己不失控

    人生旅途中,难免有乌云蔽日、心意沉沉的时候.往往心灵希望沐浴在阳光里,所言所行却不由己地步入阴影中.怎样才能走出灰色地带呢?止不住的冲动在我们身边,有某方面“心瘾”的人似乎越来越多.有人网购上瘾:工作时间忍不住在网上“淘宝”,网络购物车里总存有大量商品,对网购红人的推荐言听计从……耽误正事不说,每月为了填补信用卡的“血盆大口”生活捉襟见肘,家里还堆起了用不着、扔又心疼的“网购垃圾”.......

    作者:陶然;崔永华 刊期: 2016- 08

  • 对乳癌15个错误认识

    乳腺癌发病率每年都在不断上升,但人们对于乳腺癌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容易错过佳治疗时期.国外某杂志新载文,总结出“乳腺癌的15个误区”.1.钢丝胸罩增加乳腺癌危险.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胸罩的类型和材质及松紧度,与乳腺癌之间没有关联性.2.大多数乳房包块可能癌病变.其实大约80%的女性乳房肿块为良性囊肿.......

    作者:徐澄 刊期: 2016- 08

  • 肿瘤标志物高≠患癌

    随着肿瘤标志物在健康体检中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肿瘤标志物的意义.肿瘤标志物的确可以提示肿瘤的发生,帮助识别很多因症状不明显而呈潜伏状态的肿瘤.但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并不代表一定有相关肿瘤发生.很多良性疾病都可能有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如前列腺疾病可能有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升高,吸烟也会导致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CA199)升高等.有的患者甚至可以某个肿瘤标志物轻度增高长达十几年而全身检查无其......

    作者:陈扬 刊期: 2016- 08

  • 别把肺癌误诊为肩周炎

    对于肩膀疼,人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肩周炎,年龄在五十岁上下时,这个病确实高发,号称“五十肩”.但并不是所有肩膀疼都是肩周炎,还有可能是肺癌,骨科医生每年都要从骨科转给肿瘤科几个险些误诊的,其中大多是所谓的肩周炎.肩周炎的特点是肩疼,尤其在夜间逐渐加重,遇冷之后尤甚,肩关节活动也受限,但达到某种程度后又逐渐缓解,直至后完全复原,而且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作者:萧亮 刊期: 2016- 08

  • 心态胜过一切

    人在没病没灾的时候,想不到死,想不到害怕的事情.人一旦生了病,或者说遭了灾,就容易胡思乱想,而且总往不好的地方想,比如会想到自己突然死了怎么办?人之所以会想东想西,想那么多“没用”的事,就是因为害怕死亡.是人都怕死,没有不怕死的人.因为怕死,所以人才过度珍惜生命.但是因为过度,就容易往深了想,容易想歪,一想歪,整个人状态就不好了.......

    作者:赵继才 刊期: 2016- 08

  • 爬山不如静蹲

    运动时,究竟该如何护膝?下面我谈谈临床中碰到的患者的健身误区.根本就没什么跑步膝经常跑步的人,有时会担心患“跑步膝”.其实根本没什么“跑步膝”,临床上不讲这个概念.如感到不适,一般是软骨损伤、肌腱末端病、滑膜炎等.只要运动量控制好了,跑步很少造成损伤.所有的运动要适度,量力而行.如果自觉膝关节疼痛不适,就暂时不运动,休息到疼痛减弱或消失为止.如果急性损伤比如韧带损伤,那就少得休息3个月以上.......

    作者:杨渝平 刊期: 2016- 08

  • 肌萎缩、肌无力并不都那么可怕

    随着近几年的网络宣传,肌萎缩、肌无力似乎成了不治之症,成了疑难危重症的代言词,甚至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证,让人感觉得了肌萎缩、肌无力就没有了希望.经过我们多年的临床研究证实,其实肌萎缩、肌无力并不都那么可怕.何为肌萎缩、肌无力肌肉萎缩是指骨骼肌肌肉体积较正常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的临床症状.肌无力是指肌肉的收缩无力,肌力下降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6- 08

  • 身体疲乏无力,警惕脂类代谢性肌病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白领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出现了身体状态的下降,自觉身体永远是疲惫不堪,有些人认为是一种亚健康状态.但是,我们要提起注意,有些身体疲乏无力真的是一种病态,而不是亚健康状态,各位朋友要用心鉴别.有一类肌病叫脂类代谢性肌病,患者经常表现为身体疲乏,不耐疲劳,运动后极易出现肌肉痉挛和肌肉疼痛.症状比较轻时常常被人们忽略,认为是一种疲劳状态,但是此种状态仅仅休息是不够的,如......

    作者:陆春玲 刊期: 2016- 08

  • 重新认识重症肌无力

    “眼皮下垂、容易疲劳、抬头无力、举臂无力、走路无力……”很多人以为这是亚健康的症状,也有人认为是过度劳累没有休息好而致,其实这是一种罕见的严重的疾病——重症肌无力.致病原因重症肌无力之所以发生,在医学上来讲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功能出现障碍而导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部位是神经-肌肉接头的地方,也就是说患者的神经和肌肉收缩功能正常,只是当神经把指令传递给肌肉时,中间的传递环节出现了问题,......

    作者:胡军勇 刊期: 2016-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