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国家级中医药学术科技期刊。本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宏扬中医养生保健学术的巨大宝藏,努力发挥中医养生科学的作用”的办刊宗旨,努力传播中医药为主、西医为有效补充的医药卫生和健康保健的新动向、新成果、新经验,引导人们在精神健康和心身修养,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生存等方面科学地保健,致力于促进国内外医药健康和医疗保健的学术交流和推广,把中医药和先进的西医诊疗技术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53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53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4536/R
  • 国内刊号:11-453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2014年第7期文章
  • 区别手足口病与其他出疹性疾病

    手足口病与湿疹、水痘都为出疹性疾病,由于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与水痘类似,皮疹也有相似之处,所以有时容易混淆不清.但三者的症状表现是存在差别的,还是具有很多不同点.......

    作者:李景平 刊期: 2014- 07

  • 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近年发现EV71较CoxA16所致手足口病有更多机会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其症状呈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而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作者:林雪 刊期: 2014- 07

  • 治疗“腰突”先抗炎

    腰腿疼是一种常见病,据统计,其发病率仅次于感冒.虽然这种病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病,但仍以中老年人为主,是困扰中老年人的一大难题.资料表明,绝大多数的腰腿疼都与腰椎间盘病变有关.传统的观点认为,只有椎间盘突出了,压迫到了神经根才可能出现疼痛的症状,但这种说法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临床现象.......

    作者:何明伟 刊期: 2014- 07

  • 泥灸养生糖尿病有良方

    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的一种常见的新陈代谢障碍性疾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的范畴,以血糖及尿糖增高为特征.很多患者认为糖尿病是吃糖或吃“甜食”过量所致,因此不敢吃“甜食”.其实,“甜食”不完全等同于“糖类”.自然界中的甜味剂,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单糖和双糖外,还有糖精、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草苷、甜叶菊苷、阿斯巴糖、蛋白糖等非糖甜味剂.这些非糖甜味剂虽可增加食品的甜度,但不......

    作者:艾道明 刊期: 2014- 07

  • 分型治“疰夏”

    夏季气候炎热,雨水多,湿度大,人体容易出现全身困重、神疲乏力、头晕心慌、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等症,中医称之为“疰夏”,民间又称为苦夏,是夏季的常见病、多发病,以老年人和小儿多发,用中医分型治疗效果很好.......

    作者:博恩 刊期: 2014- 07

  • 小动作防中风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老人除了要坚持锻炼、健康饮食、调节情志外,还应该每天做些小动作,强健血管,活动、按摩颈、肩、头,能增加脑部的供血量,减轻脑血管的压力,降低脑中风的患病几率.......

    作者:王海 刊期: 2014- 07

  • 关节扭伤 先冷后热敷患处

    发生扭伤后受伤部位会发生炎性反应,如果处理得当,受伤组织可以自行修复恢复运动功能,一般是五大急救步骤:1.停止运动:扭伤后马上停止运动,坐下或躺下休息,松开扭伤部位的衣物以免压迫患处.2.急固定: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可以用布条、绷带固定伤处.3.先冷敷:用冰水冰袋冷敷伤处持续15~20分钟,在24小时内间隔冷敷3~5次,可以缓解炎性渗出,有利于控制肿胀.......

    作者:宏声 刊期: 2014- 07

  • 夏服滋补药喝点淡盐水

    对于有些需要长期服药的人来说,服药不分冬夏.然而,专家提醒,夏季天气炎热,药材煎制、储存都有别于其他季节.如果不讲究,辛苦熬出来的中药喝下去,药效可能会大打折扣,另外,有些药方夏天服用时还需要采取特殊的“降燥”处理,以免滋补太过反伤身.......

    作者:钟燕珠 刊期: 2014- 07

  • 名贵中药巧贮存

    中药容易生虫、变质,一旦生虫、变质,轻则影响疗效,甚者还可能产生毒副作用,而一些名贵中药如果变质,还会造成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那么,家中的一些名贵中药究竟该怎样保存呢?......

    作者:邓曼静 刊期: 2014- 07

  • 中成药解暑分清暑湿暑热

    正值盛夏时节,各地频频出现高温天气,解暑药成了人们使用多的药物.那市场上众多的解暑中成药我们究竟该怎么选购呢?中医学认为,暑证分为暑湿证和暑热证.人们可学点辨证知识,对证购买中成药,以达药到病除的目的.......

    作者:柏正平 刊期: 2014-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