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国家级中医药学术科技期刊。本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宏扬中医养生保健学术的巨大宝藏,努力发挥中医养生科学的作用”的办刊宗旨,努力传播中医药为主、西医为有效补充的医药卫生和健康保健的新动向、新成果、新经验,引导人们在精神健康和心身修养,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生存等方面科学地保健,致力于促进国内外医药健康和医疗保健的学术交流和推广,把中医药和先进的西医诊疗技术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服务。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53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53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4536/R
- 国内刊号:11-453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营养,男女有别
说到男女之别,几乎人人都可以列出许多条,比如胡须、喉结、声音等.不过,你也许不会想到,营养也是男女有别的.......
作者:兰政文 刊期: 2002- 06
-
夏秋瓜果--入口清脆也治病
夏秋时节瓜果飘香.在骄阳似火的当口,坐在瓜棚花架下,品尝清脆可口的瓜果,顿觉心清气爽,好不惬意.......
作者:杨雨鸣;夏飞 刊期: 2002- 06
-
药茶让糖尿病患者清爽度夏
夏季烈日炎炎,温高天热.糖尿病患者与其他人一样,常感口渴欲饮,但市场上销售的各类饮料品均含有糖,对患者病情和健康不利且有害.......
作者:董植喜 刊期: 2002- 06
-
中国人独有的长寿抗衰宝藏--我读丹经的体会
道家的内丹之法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养生长寿之道.它从人天合一的宏阔视野出发,找到了延缓衰老的幽密阶梯.内练功夫次一点的,可以强身健体,少生或不生疾病.功夫高深的,可以逆转衰老,寿命远远超越常人.道家养生方法繁多,但以金丹之道受推崇,然金丹秘要自古以来,一向在师徒之间口传心授,不立文字,普通人极难有机缘遇明师得正法,只能根据丹书自行修炼.丹道有天元、地元、人元之分:天元丹法指的是清净功夫而言;地元丹法......
作者:孟前进 刊期: 2002- 06
-
家庭瑜伽健身法
源自印度的瑜伽同我国的气功一样历史源远流长,充满神秘色彩.而今日的瑜伽已经超越了苦心修行的境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健身手段,其减压瘦身功效也为世人公认,其实瑜伽并不是一项很难的活动,不过若要想进步,就需要时间与恒心反复的练习,并且用身体去感受,借由各种动作反复的练习,可以按摩体内器官,使得身体的机能保持在青春的状态.......
作者:潘婷 刊期: 2002- 06
-
女人,你的优势是直觉--做成功女人要善于培养直觉力
对女人来说,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简单的直觉,直觉往往是女人的成功本源.如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就凭类似的直觉,预言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兴起.......
作者:肖卫 刊期: 2002- 06
-
温养生命之光,强化生命活力
早在1911年,英国有位华尔德基尔纳医生,采用双花青染料涂刷玻璃时,偶然发现人体外围有一圈光晕,宽约15毫米,色彩瑰丽,忽隐忽现,令人称奇.......
作者:刘宝林;红子 刊期: 2002- 06
-
忍耐50秒
有人说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我百分之百地相信这点,我和丈夫就是典型的一例,虽然我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原则上的是非曲直,虽然每次争吵过后也感觉挺无聊,我们俩还是莫名其妙地从恋爱吵到结婚,从结婚吵到儿子今年4岁.......
作者:孙妍 刊期: 2002- 06
-
向《易经》学习人生智慧--在大的过渡时期一定要超越自己
在东方传统文化中,以其深邃无比,包罗万象的内容不断地吸引着一代代人的目光.的兴起,也许是在中古殷代的末期.它的作者,是有忧患意识的人.传说,周朝的文王被囚里时,制作了卦辞,用意是教人防止忧患.向人们所启示的,是德行的修养和防止忧患的方法.德是人生的基础,谦是德的杠杆,而克己则是行为的准则.......
作者:顾文 刊期: 2002- 06
-
耳穴治疗秃发
耳穴疗法是在耳廓有关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近20年来中外医学研究人员对耳穴疗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发现耳穴与经络、内脏、血管、神经体液调节等方面有密切联系,确定耳穴疗法具有镇痛抗炎,增强免疫,调节机体功能等作用.......
作者:潘祥龙 刊期: 2002- 06
动态资讯
- 1 糖尿病慢病防治如何使用中医药
- 2 大脑需要劳逸结合--快速消除大脑疲劳方法
- 3 养好头皮才是护发王道
- 4 与皇帝同名的伤科要药--刘寄奴
- 5 百病简明防治方案之前列腺炎
- 6 青少年也要预防颈椎病
- 7 老人要当心无痛的病
- 8 我有妙方能治病
- 9 动分静合让生命圆融无碍--真武圆脐功
- 10 公园锻炼,你适合吗?
- 11 助听器:耳背老人的生活拐杖
- 12 冬季减肥不节食6招瘦的更健康
- 13 一天内科学饮水时间表
- 14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什么病
- 15 调控呼吸防治神衰——呼吸调节疗法治神衰
- 16 推开孩子的胃口
- 17 心律失常也有“性别歧视”
- 18 中医调理孩子过敏体质
- 19 张曼玉:将美丽与健康连接得天衣无缝
- 20 误服药物的急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