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国家级中医药学术科技期刊。本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宏扬中医养生保健学术的巨大宝藏,努力发挥中医养生科学的作用”的办刊宗旨,努力传播中医药为主、西医为有效补充的医药卫生和健康保健的新动向、新成果、新经验,引导人们在精神健康和心身修养,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生存等方面科学地保健,致力于促进国内外医药健康和医疗保健的学术交流和推广,把中医药和先进的西医诊疗技术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服务。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53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53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4536/R
- 国内刊号:11-453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国家级中医药学术科技期刊。本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宏扬中医养生保健学术的巨大宝藏,努力发挥中医养生科学的作用”的办刊宗旨,努力传播中医药为主、西医为有效补充的医药卫生和健康保健的新动向、新成果、新经验,引导人们在精神健康和心身修养,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生存等方面科学地保健,致力于促进国内外医药健康和医疗保健的学术交流和推广,把中医药和先进的西医诊疗技术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服务。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11、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2、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请勿一稿多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审查。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发文量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总被引频次
-
药食同源藻菌篇(三)
草菇草菇来源于光柄菌科植物草菇的子实体.草菇也叫兰花菇、美味包脚菇、中国蘑菇、秆菇、麻菇、贡菇等.我国南北各地许多地方均有种植.......
作者:张镐京;郗效 刊期: 2006- 11
-
防治乳腺病不妨这样吃
防治乳腺癌,食疗可以帮上忙,但要注意辨别体质类型的不同,在食疗方案上就有很大的差别.一旦被诊断为乳腺癌,在进行内分泌治疗、化疗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此时,除了调整治疗方案,也可通过饮食来缓解症状.治疗中呕吐便秘怎么办?乳腺癌有多种治疗手段,其中,手术前的新辅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是许多患者都要面临的考验.有些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发生呕吐、便秘、口腔溃疡,有些患者则发生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还......
作者:钟少文 刊期: 2016- 11
-
中医学养生与亚健康调控(一)
......
作者:冯兴中 刊期: 2010- 05
-
使用按摩器长别超20分钟
按摩椅,脚部振动仪,腰部、颈部按摩仪……事实上,按摩器的使用对老人来说有利也有弊,用的时间过长会适得其反,有些慢性病老人,更不宜使用.实际上,各种按摩器的原理都大同小异,均以高频机械振动对人体进行刺激性按摩,促进受激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该部位组织的新陈代谢,从而获得健身的效果.老年人的各个部位开始老化,大都有骨质疏松、血管老化等身体机能退化的现象.按摩器材一般多以振动按摩为主,长期使用会刺激老年人......
作者:陈雪 刊期: 2015- 09
-
没看电视孩子近视为何还加深
“医生,我孩子在家都已经半年不看电视了,全家人都陪着不看.可为什么他的近视还在加深?”在眼科门诊,不时有焦虑的家长发出这样的疑问.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人,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都已超过70%,小学生近视率也接近40%.许多家长意识到近视的害处,在日常细节中处处注意,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存在着一些可能被忽略的护眼细节.近视500度以上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有的人认为,近视不是什么大问......
作者:伍仞 刊期: 2018- 07
-
身边的食物与药品搭配禁忌
中药的配伍禁忌,是指在复方中,某些中药不宜互相搭配运用.早在《本经·序例》对“七情”的描述中就说:“勿用相恶、相反者”,这一直是后世配伍药物的禁忌依据.其中,相恶、相反,是被建议禁止配伍的种类,“十八反”便是其中代表.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各有不同:相恶配伍只是降低药物的某些性能,有些药物通过减低其某些性能可以减轻或消除它的副作用而更有利于病情,则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配伍关系,所以并非绝对禁忌;而相......
作者:子寒 刊期: 2015- 02
-
科学实用的好杂志
编辑部:感谢您们为读者奉献出一份份精美的精神食粮和科学养生方法.我是一名下岗职工,由于在年轻时不注意爱惜身体,常常是饥一餐,饱一餐,加班加点,通宵达旦.......
作者:杜庆林 刊期: 2001- 08
-
小心老年性抑郁症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变快,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如意的事也会时时光顾,因而每个人都难免产生郁闷的情绪,其中老年人和更年期妇女患病者较多.患者主要表现为悲观、绝望、烦躁、饮食习惯改变、失眠、兴趣减少或注意力分散、有自杀念头、对履行社会职责有抵触感、有极度疲劳感、反应迟钝过于敏感.※老年期忧郁症是怎样发生的呢?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老年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弱,各种心理、社会因素中令人......
作者:张汉武 刊期: 2014- 06
-
身体5大求救信号别忽视
人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仪器,可当它出现问题时,我们却不能像检修仪器那样将其拆开,只能借助一些表象来推测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故障.多数情况下,身体一旦出现异常,就会发出“运转异常”的信号,我们要学会从中找到疾病的蛛丝马迹.尤其是在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身体甚至会拼命向我们“求救”.此时,必须引起重视,及时处理,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作者:周荣 刊期: 2014- 12
-
中年开始就要防老年斑
老年斑一般约在50岁后开始出现,在阳光晒到的区域,如脸部、耳朵、颈部、前胸、上背部、手脚,界限明显,初期较平坦,之后渐渐凸起、呈现棕色到黑色的丘疹或斑块,表面摸起来粗糙.60~70岁后,老年斑的数目可能逐渐增多,面积也会扩大.预防老年斑,应调整食物中脂肪的含量,多吃新鲜蔬果;多摄取如西红柿、柑橘、柠檬、柿子、胡萝卜、南瓜等.同时补充维生素E,有助体内抑制不饱和脂肪酸,生成脂褐质色素.此外,应加强面......
作者:戴琳琳 刊期: 2014- 12
动态资讯More >
- 1 中药泡脚可疗胃寒痛
- 2 陈氏心意混元太极的养生功效
- 3 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药物
- 4 为何不能喝生豆浆
- 5 第二讲万卷丹青书不尽十家丹法代代传--内丹门派及其修炼要旨(上)
- 6 长湿疹是因为湿气太重吗
- 7 冬季盲目进补会打乱人体阴阳平衡
- 8 盛夏好清凉--介绍几味消暑中药茶
- 9 和天气有关的疼痛有哪些
- 10 饮食男女奇效良方
- 11 耳穴是个健康源--耳穴压豆疗法
- 12 听老人唠叨就是尽孝
- 13 打呼噜与血瘀
- 14 性格古怪当心是耳硬化症搞鬼
- 15 不要让爱好增加心理负担
- 16 血糖波动大,监测应“点、线、面”结合
- 17 眼睑包块别轻视
- 18 深秋寄语
- 19 重视糖尿病的“蜜月期”
- 20 孩子脾气暴躁爱打人怎么办